巍巍莲花山,蜿蜒逶迤海丰县城背面,云雾缭绕,徐徐张开横亘成海丰县城的“”,是为云岭山。云岭山向东北奔腾将军山,再折往南边俯伏县城东郊2里处,于平畴百里中挺起小山岗,状如巨龙昂首回北,潜越龙津河湾之“龙山潭”,吐出长长的“龙舌”径直伸过彭湃烈士故居,形成平埔,地名曰“龙舌埔”,天然巧胜,遂成丰邑名地。
——这山,便是龙山。
石刻说往昔山不在高,有龙则行。
龙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灵山,文人骚客歌之咏之,代代相传。“万石矗天青,鳞鳍不一形。长年龙在野,当昼日犹冥。霖雨心如渴,风雷梦未醒。待河时变化,我欲问山灵。”这是清嘉庆拔贡蔡鹤举之题咏。
龙山原多怪石,形态各异。西侧岩石壁立千仞,陡峭悬崖,阳光下金光闪烁,似龙身鳞甲熠熠生辉。山顶石壁原刻有“宋嘉定己卯九月九日卢少英黄澄清率同官五人泛菊于此”二十四字,并题刻“龙山”二大字,算来迄今已有789年之久,为龙山地名之早文字记载。
清嘉庆年间,庚申科举人林云鹤拜谒准提阁后,在山僧的带领下遨游龙山,雅兴颇高的林举人受前人“泛菊”的启发,挥毫题诗,这就是后来气势磅礴的“石刻歌”:吾尚好古扬冯多,邀我龙山登嵯峨。
山僧取径导游屐,当空峭壁悬藤萝。
参差石刻忽相向,数行隐约腾蛟驼。
卢黄五人此泛菊,九月九日来陂陀。
纪元嘉定岁己卯,同官共醉金叵罗。
我顾诸子起叹息,此石遗迹先五坡。
忆昔宁宗廿五载,边庭稍稍销金戈。
长吏馀间竞挈榼,东篱归骑红颜酡。
六百年来盛事歇,残碑故在谁摩挲。
邑乘浪云不可考,委弃榛芜理则那。
古迹未堪遽烟灭,坐使名胜沉山阿。
二生抽毫更进牍,劝作龙山石刻歌。
方今七月亦秋令,龙津之水生微波。
老子此来兴不浅,彼五人者宁殊科。
后之视今今视昔,对此茫茫叹奈何。
山僧大笑请饮酒,来日登高盍再过。
生机盎然的龙山在新旧社会都曾遭受巨大的破坏。清咸丰六年(1856年),因“红头反”之乱,龙山上的石刻均遭毁灭:“文革”时期,龙山上建起了水泥厂,加之黄江水利开工,炸山打石,一时间炮声隆隆,龙山名胜遭受人为的严重破坏。
处处皆胜迹登上山顶,南边谢道山文峰塔巍峨屹立,东方赤山塔耸峙云霄,四周城廓村野,风光尽收眼底。当你脚踩“仙踏石”,面北远眺“银瓶飞瀑”,如梦如幻,仰赏“莲峰叠翠”,美不胜收;晨风中传来的“万寿晓钟”摄人魂魄,夕阳下的“龙津渔唱”更是让人心旷神怡。
龙山兼具山水形胜。
出于大云岭“县龙”东侧的“随龙水”,流经彭湃中学右侧福临坑、菜头坑转南流经观音堂后,绕红场东侧围墙东门,往东转经罗厝围乌石桥、菜脯町、下围、鲤趋埔,与银瓶诸水相继汇流入龙津溪,于龙山北面形成河湾——“龙山潭”,往东南流经龙山、大夫寨村,与赤岸水交汇成“县溪水”,再转西流经鹿境谢道山下“县城出水口”,汇大小液水而成“三江”,流入丽江奔腾出长沙湾。
“龙山潭”其深无际,是昔时县城端午赛龙舟的理想之地,龙山对面的大东门是观众看龙舟的优先位置,“标母台”就设在那里。
龙山四面皆胜迹。西有山峰曰“空壳山”。此山扼龙津水口,部分山体突入龙津河,因长期受河水的冲刷,底部山体被掏空,故而得名。此外,山之西还有清代何兰阶姑娘墓,向为邑人所朝拜,香火鼎盛;还有纪念清代贞节刘玉芝姑娘墓,其碑镌联曰“绿水青山馀碎玉,黄泉碧落吊贞魂”。
西北半山腰处有彭湃烈士先祖、清代贡生彭廷扬之墓。该墓朝向银瓶峰,迎纳龙津水,颇具气概,地名曰“麒麟吐火”。墓地之山顶处左右两侧原有一对突兀独立小山峰,状如麒麟之角,墓四周远近有七座庙宇环侍,香火鼎盛,尤似麒麟吐火。
七庙之中,尤以天后宫、灵雨庵和准提阁为有名。明正德六年(1511年),知县杨继荣于龙山下西北角建有一座天后宫,坐北向南,面宽三间12.5米、进深二座20.5米,面积256.25平方米。清康熙丙戌(1706年)科进士翰林洪晨孚题书楹联今尚存。外联曰:大德作舟航,直扶宇宙三千界;中流凭砥柱,不怕风波十二时;内联曰:神灵河海均叨庇;浪静鱼龙不敢争。
明嘉靖庚寅年(1530年)海丰大旱,知县陈一善率官民在龙山上祷雨,其后于天后宫之左建灵雨庵。该庵面宽三间10.6米,进深6.8米,面积72.1平方米,外建围墙门楼。
位于龙山西南山下的佛教胜地准提阁,乃明万历初年由照虚和尚创建。邑人洪晨孚撰题该阁楹联曰:“青牛东去,白马西来,十万烟云皆有路。明月天心,清风水面,三千世界净无尘。”对仗别具一格,意境深远,让人回味无穷。清乾隆十一年(1746年),海丰知县于卜熊之父于容城游此阁时,感慨赞其为“奇秀甲海丰”,遂题下五言律诗:构阁倚瑶岑,森森竹径深。
悬崖飘落叶,流渚舞翔禽。
观偈窥禅性,谈空识佛心。
偶游忘去住,坐久月相侵。
清光绪廿六年(1900年),龙山之西南麓北端修建了准提阁祖师普同塔。附近还有民国时期海丰名人马作樑墓园以及钟秀南墓。蒋介石、汪精卫等国民党要员为马作樑墓撰题墓志铭。
山之北有迎春山,每逢立春日,历代海丰知县均率官民于此作“迎春”之典,以祝五谷丰登,风调雨顺之愿。明嘉靖年间,海丰知县陈一善还在山顶建起“观稼亭”和“问津亭”。
山之东北有小山曰虎山,两山遥对,龙盘虎踞之势,成镇县东水口之局。东南麓有建于清代李姓自然村,因山而名“龙山村”,虎山旁有小村曰“虎停”。
灵山起蛟龙磊落奇才唱大风,龙津水浅借潜龙。
愿消天下苍生苦,尽入尧云舜日中。
1921年,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富家子弟彭湃,与地主家庭决裂,毅然决然地走向穷苦劳动大众。他脱下长袍摘下毡帽,带着留声机每日来到天后宫庙前,站在婆娑古榕下,向赤山约过往县城的农民宣传农运。
1922年夏,彭湃邀约张妈安等五位农友到“仙踏石”聚谈,在龙山顶上点燃了海丰农运的火种。同年9月,彭湃在灵雨庵成立赤山约农会,越年在天后宫成立海丰总农会。
1925年4月20日,彭湃在准提阁创办“海丰农民运动讲习所”,同年6月成立“海丰县妇女解放协会”,开办了枪械弹药兵工厂。
1926年8月12日19日,海丰县召开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,17日上午,第六届全国农运讲习所同志、以及工人、商人、学生代表700多人,在龙山致祭海丰农运死难五十三烈士,并决议每年以农历八月初五日为追悼五十三烈士纪念日。
葱茏龙山,从此成为革命之山、英雄之山。
……
解放后,海丰县人民委员会在龙山之巅建起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。
1997年,县委县政府决定治理龙津河下游和扩建河边路道,迁移水泥厂,将龙山辟为公园。
声明:此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